SMPTE-HK 17th Anniversary
Future TV Seminar
(11 November 2011)
如果把1940年代美國三大廣播公司(NBC、ABC、CBS)開始力推電視視為電視時代的開始,那麼70多年來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現正從類比向數位過渡的電視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被賦予如此多且新奇的名稱:Web TV、Internet TV、Mobile TV、HbbTV、OHTV、OTT TV、SmartTV、Connected TV、Internet Enhanced TV、Next Generation TV、Future TV等等,並且大有繼續推陳出新名號之勢,此乃電視的不斷變化所致,更深層地看,是互聯網、寬頻技術飛速發展使然。在電視那些帶有或形象或功能色彩的眾多名稱中,貌似籠統的下一代電視、未來電視似乎更能讓人們
天馬行空地展開想像。
那麼,下一代電視、未來電視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電影及電視工程師協會香港分會(SMPTE Hong Kong Section)於2011年11月11日,借17周年年會之機,舉行未來電視技術研討會,SMPTE總裁Peter Lude就“什麼是未來電視 ”發表主題演講,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清華大學數位電視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宋健、數位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殷惠清、ARRI公司應用工程師Oliver Temmler先生、ARRI公司產品經理Ryan Fletcher先生及Tata Communications副总裁Rajiv Verma先生分別就未來電視所涉及的關鍵問題、新的數位電視技術趨勢、數位電視地面廣播的發展做專題報告。
具有超過25年廣播行業經驗、於今年初當選SMPTE 總裁的Peter Lude,現為Sony美國公司工程高級副總裁,他從電視製作的角度闡述未來電視——具有更多的象素和更高的畫面播放速率、給人以沉浸式體驗。誠然,更多的象素意味著更高的清晰度,高清(2K)正日益普及,4倍高清(4K)隨著4K數位電影的成熟已經技術可行並有了標準,超高清(8K)將通過明年倫敦奧運會轉播走進公眾視線、可望2020~2025年在日韓試驗播出,其相關標準ITU-R正在制定中。在備受追捧的3D電影的驅動下,48~60幀/秒的畫面播放速率開始浮出水面,包括James Cameron在內一些好萊塢大牌導演躍躍欲試,據悉SMPTE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研究對更高畫面播放速率(60幀/秒以上)的相關素材製作的標準化。在ITU-R 3D格式分類中,Multiview Profile屬於第二代3DTV,對此日本NHK提出光線陣列集成再生3D電視系統,採用陣列的攝像機、顯示器來實現裸眼觀看的3D電視。Peter Lude通過細緻的分析指出,在高清之上,有很多可能的發展方向,比如超高清(8K)、畫面播放速率高達120甚至300幀/秒,這些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在實驗室已經得以實現,不過要考慮消費者的體驗、尋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他特別強調在世界範圍內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
在杜百川先生看來,現在考慮的下一代電視或者未來電視,將跟現有的電視非常不同,很有可能會突破現有電視的框架。展望未來電視,他認為要考慮三大關鍵問題:首先是新技術的應用,包括3D,超高清,新一代信源和通道技術(通道方面可以挖掘的潛力已經不大,信源方面可以做的工作還比較多,比如尋求如何使得不同的3D、超高清、高清、標清等能夠在同一系統中共存和更容易實現的技術),雲計算、雲媒體等;其次是處理與互聯網的關係,未來電視勢必與資料應用結合、與互聯網結合、與其他設備結合控制,並與各種網路聯繫在一起,在未來電視的框架中,有內容製作、內容集成分發、內容消費,終端與物聯網相連,此外還有雲計算、品質控制、版權管理、內容監管等;第三是改變運營模式。他強調,對於未來電視,最關鍵的還是要處理與互聯網的關係,因為正是互聯網以摧枯拉朽之勢迫使電視“變臉”。
宋健先生對數位電視最新標準(DVB-T2、DVB-C2和ATSC-M/H)所採用的一些新技術及其帶來的性能改善進行了分析說明,概述了交互數位電視方面DOCSIS、DVB-RC和WiMAX三大標準的技術進展,並介紹了面向高清、移動/便攜接收、3D、遠端視頻監控等應用的高效率視頻編碼(HEVC)的編碼工具和編解碼結構。歸納起來,數位電視的技術趨勢為:實體層技術,要求更大的靈活性以支持多種業務、更高的頻譜效率和更好的移動性能;交互性,要能提供各種回傳通道,成本和頻譜是兩大考量因素;視頻編碼,更高效的視訊壓縮方案將大大減輕實體層的資源佔用壓力。
殷惠清先生著重探討地面數位電視的未來發展。他分析指出,未來地面數位電視網路系統將呈現富媒體內容、沉浸式體驗(超高清、裸眼3D電視)、泛在覆蓋網路、混合社交網路、智慧體驗終端、可管可控等特點,為此,覆蓋、接入和網路將實現傳輸多樣化、認知中繼、MESH,通道傳輸將採用更高效的調製和編碼、空間分集、MAC層協議等技術。他希望可控的、富媒體的、泛在的、沉浸式體驗、社交網路和智慧體驗的電視,成為中國地面廣播電視系統長期演化的方向。
專家們對未來電視的探討雖然角度不同,但不約而同地都把超高清、3D電視作為未來電視的特徵來描述。顯而易見,結合廣播網與寬頻、互聯網的混合廣播電視業務,將是未來電視之本。電視在不斷發展,借用《數位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龐帝的一句話:“理解未來電視的關鍵,是不再把電視當電視看待。”
文章轉載自科訊網